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1/2页)
??宋三郎默了默,随即道:“我算是无家可归之人,也不能确定是否可以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安稳的家…… ??虞滢笑了笑,没有过多劝说,只道:“宋三兄是有衡量的,我便不多说了。” ??宋三郎点了点头。 ??二人到了茶楼。 ??现在早不早,晚不晚的,倒是没有什么人。 ??他们到二楼最角落的地方坐下,楼上也没几个人,待小二送上茶水后,虞滢开门见山道:“我与二郎商议过了,趁着现在粮食便宜,想往你先前帮我租下的地方囤一批粮食,往后粮食涨价再卖出去。” ??宋三郎一愣:“粮食价钱还会涨?可现在粮食挺便宜的,好一点的是五文钱一斤,差的四文钱就够了,说不定往后还会更便宜。” ??虞滢摇头:“我看未必。”她压低声音道:“现在百姓就算是卖粮都未必能够交赋税,那些年轻劳力便只能服徭役,少了劳力,耕种田地的人也会减少,粮食也会减少,吃粮的人可不会减少。” ??这个说辞,是虞滢和伏危二人通好气说的。 ??虞滢粮食要的并不是很多,也不需要送离郡治,所以能暗着来。 ??宋三郎听了这话后,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那这粮食明年是不是真的会贵? ??宋三郎看向虞滢:“弟妇想让我做什么?” ??虞滢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我一个女子收粮到底不便,再者怕有人盯着伏危,也不好亲自收粮,所以我想让你帮忙请几个人收粮食。” ??宋三郎倒是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问:“弟妇想收多少粮食?” ??“一百八十两的粮食。” ??宋三郎惊讶了一下。 ??一百八十两的粮食,寻常农家自家种有粮食,再食些杂粮野菜,一年嚼用不过二三两。 ??富贵些的人家,也不过是五两左右。 ??这要是省吃俭用一些,这么多粮食,都能够吃三年的了。 ??惊讶过后,又逐渐镇定。 ??伏二郎和伏家弟妇都是极为聪慧的人,一个进了衙门被知县大人重用,一个年纪轻轻,身为女子都能开一间医馆,智慧与胆识自是不用说。 ??更别说这弟妇还有恩与他。 ??与他们同道而行,必不可能害他,且说不定还有所益处。 ??宋三郎想明白后,也没有过多过问,应道:“那成,我这两日便寻人收粮食。” ??虞滢低声嘱咐:“莫要张扬,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帮人收的,赚些辛苦钱。等收好粮食就送到宅子去,再用麻袋装满沙子装作粮食运出去倒了,往后你便搬到那宅子去帮忙看着点。” ??听到她这么说,宋三郎依旧是没有半句疑惑的话,依旧点了头。 ??“银子我让大兄给你送去。” ??宋三郎点了头,随而问道:“棚子这段时日也有二十余两的盈利,不知可要一同买粮食了?” ??听到这话,虞滢沉吟了一下,随后点了头:“拿出二十两来收粮食,凑个整数。” ??二百两并不算多,或许在县城会让人好奇叨唠个几句,但在郡治倒是没有可稀奇的地方。 ??与宋三郎道别后,虞滢便回了客栈。 ??宋三郎在街道上随处看到有人粮食,思索过后,心里也有了些想法。 ??百姓都想有存粮,但奈何要交税,粮食都得卖出去,哪里还能存得下来粮食? ??他手中恰好存了些银钱,不如也囤些粮食,省得往后贵起来。 ??多囤粮食肯定是没错的。 ??虞滢回了客栈,伏危还未回来,便衣衙役也都还在客栈中。 ??今日他才去太守府呈上折子,还上告,自是不能先收粮的。 ??虞滢把拿回来的糕分了两包出去,留了一包自己尝。 ??直至晌午,伏危和大兄才从太守府回来。 ??她恰好见到兄弟二人,也看见大兄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显然是遇到难事了。 ??入了屋中,给他们倒了茶水,打开糕点后才问:“出什么事了?” ??伏震水也没喝:“今日去太守府,传话的人让二弟准备后日参加围猎。” ??虞滢点了点头,“哦”了一声后忽然反应了过来:“围猎?骑马的围猎?!” ??她错愕地看向伏危。 ??伏危无奈地点了点头。 ??虞滢:…… ??让一个残疾人骑马,也不知那太守是怎么想的。 ??三人相坐无语。 ??这摆明了是想找趣子,若是伏危不参加,收粮一事指不定会被为难呢。 ??虞滢不用去猜测,也知伏危只有应下的份。 ??虞滢倒是听说过残疾人是可以骑马的,只是这问题不在于残疾人是否能骑马,而在于伏危不是残疾人,他的肌肉记忆可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骑在马背上一不留神,双腿就先与他的想法做出动作,从而让人发现这腿疾是假的。 ??原本这腿疾是为了掩姓霍那父子俩的耳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