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2002当医生 第318节 (第1/2页)
??再冲洗、胀肺,没有出血、漏气的位置,手术宣布结束。 ??李庆华很开心。 ??这台手术做的比从前在人民医院刚学胸腔镜的时候做的顺利太多,那种如臂使手、如手使指的感觉非常美妙。 ??这几个月来用磨钻磨鸡蛋的辛苦有充分且完美的回报。 ??即便不用手去摸,而是用长钳子操作,一切都行云流水一般,丝毫不比从前大揭盖的手术差。 ??李庆华喜上眉梢。 ??“从文,怎么样?” ??即便是李庆华,此时也有一些得意。 ??“不错。”周从文给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麻醉师刘伟说道,“李主任,手术做的真是顺。” ??“简单么,应该的。” ??“和简单没什么关系,基础操作能看出来水平。你的腔镜水准进步的真快!”刘伟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 ??别人做的好就要夸,做不好也别骂。花花轿子人抬人的事儿,刘伟肯定会这么做。 ??而且胸外科的手术做的越来越成熟,刘伟也很高兴,这证明他最开始的选择没有错。 ??“术中清除血凝块大约1800ml。”李庆华估算了一个数字,告诉刘伟和沈浪。 ??这是要写进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以及手术记录里的数字。 ??“用输血么?” ??“暂时不用,回去急查个血常规看看血色素怎么样。”李庆华并不是很在意。 ??1800ml血听起来不少,但出血的“水龙头”已经拧上,患者年纪还不大,能不输血就不输血。 ??这一点上,李庆华与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 ??他经历过前些年输血比较乱的年代,那时候到处都是卖血的,通过全血感染的人也很多。 ??所以李庆华潜意识里有这个习惯,避免一些意外事件。 ??周从文也没多说什么,医疗原则上下限有时候差距很大,关键是患者年轻,恢复的快,输不输血真心无所谓。 ??冲洗,关胸,手术结束10分钟后,刘伟判断患者达到拔管要求,吸痰的同时拔出双腔支气管,面罩吸入纯氧。 ??所有步骤严丝合缝,周从文对此很满意。 ??刘伟有些钻营,但人家的水平在三院这个位面来讲的确出类拔萃,而且心细如发。 ??拔管的时候吸痰这个步骤,现在三院很多麻醉医生都做不好,可是刘伟却很注意这一点。 ??虽然是个细节,但能说明问题。 ??都挺好,无论是李庆华还是刘伟,甚至已经放弃的沈浪表现的都很不错,周从文的眼睛眯着看了几分钟,患者状态平稳,沈浪已经掀开无菌单去推平车。 ??周从文转身要走,给平车挪个地儿。 ??就在他刚转身的一瞬间,心电监护的报警声传来。 ??报警?! ??周从文的眉毛皱起来。 ??按说不应该,手术做的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即便是自己上去,也就是这样。 ??如果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能找出一些毛病,可那都不是什么大事。 ??有可能出问题的点在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大,李庆华没给血,这并不会导致监护仪忽然报警。 ??周从文在心念电闪中转身,心电监护上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66%! ??患者动脉血压上升最高达210/130mmhg,心率上升最高达152次/分。 ??麻醉医生刘伟手拿着面罩扣在患者脸上,也怔怔的看着心电监护。 ??这是怎么了? ??他完全不知道,一头露水。 ??无论是手术还是麻醉都中规中矩,不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也差不多。 ??可偏偏拔管之后患者要回病房的时候出现问题。 ??周从文把盖在患者身上用来保温的无菌衣揭开,看了一眼患者双下肢。 ??患者双下肢大量网状瘀斑,如此刺眼。 ??“这是……”麻醉医生刘伟傻了眼,他知道肯定出事了,但想破了头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双下肢瘀斑,在刘伟的印象中只有休克的患者才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可患者血压很平稳,没事儿啊! ??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一瞬间,各种医疗事故的案例出现在脑海里。 ??李庆华也傻了眼,这台手术本来是自己向周从文“显摆”一下水平的,可谁能想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