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穿之风雨同治(04) (第4/4页)
稽查卫的首位都统叫钦显,赐名,地地道道的纯汉人,而且还是太监。为了妥当,季言之从组建稽查卫之初,就给钦显这位稽查都统拍了一张忠心符,保证其忠心后就全力放权,扩充人手的训练都交由钦显来负责。 “喳。”钦显叩首:“奴才会按照万岁爷交给奴才的名单仔仔细细的抄家,不放过任何一家。” “嗯,钦显做事,朕放心。” 季言之:“对了,朕听说这地方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钦显可按照这张朕询问各国名师绘制而成的图纸,将这几处朕圈的铁矿找到,朕需要大量的铁来锻造火|器。” 钦显:“奴才领命,这就安排手下督办此事。” 季言之:“跪安吧。” 钦显离开养心殿后,季言之便看起了奏折。 同治三年这一年,大清所有兵力基本上都与太平天国军在纠缠。至于西方列强,《北京条约》的签署,暂时满足了他们瓜分华夏的胃口,所以在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季言之亲政之前,除了割肉养虎为患外没其他的威胁。 所以现在的季言之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暂时没有威胁的西方列强上,也没有怎么放在正与太平天国军交战的曾国藩、李鸿章等淮军湘军部曲,而在放在了洋务运动上。 在咸丰元年(公元1861年)正月的时候,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而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成功从咸丰临死之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中夺取权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爱新觉罗·奕訢的支持。 季言之目前所待的这方以清末为主的位面世界里,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就是以全力支持爱新觉罗奕訢展开以‘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为主的洋务运动,说动了爱新觉罗·奕訢。 季言之登基之后,以爱新觉罗·奕訢为首的洋务派代表,开始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并且还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教授季言之洋文的老师,就是出自大清第一家官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从洋务运动的中心思想,以及条条框框来看,都是在寻找让清政府恢复强大之路,如果上下一心,少不得会像日本进行的明治维新一样,让整个日本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后期甚至有了祸害华夏的能耐。 只是这时候的清政府四分五裂,有顽固派、洋务派之分。而作为实际上掌控权力的慈禧太后既没有大胆驳议的勇气,更没有夺取政权、取而代之的想法。 她完全是因为内外交困的形势,为保护清政府统治才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然而实际上她跟许许多多掌握了实权的顽固派一样,觉得‘洋务太过’会破坏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会影响她霸权统治,因此对于洋务运动多方掣肘,以至于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几个地方上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 这样的洋务运动就好比大海中无人掌舵的大船,摇摆着不知驶往何方。 而现在换了季言之—— 季言之必然是一个健全有能力,而且坚持甚至固执的领导者。 即便爱新觉罗·奕訢在野史上和着他这世的亲生额娘慈禧太后有很多香|艳无比的瓜葛,甚至还说他爱新觉罗·载淳有可能不是咸丰的儿子,而是爱新觉罗·奕訢的儿子,季言之也会竭尽自己所能确保洋务运动顺利的展开。 许多掌握了中央实权的顽固派改变思想倒好,如果不改变还想阻挠…… 杀是不可能的,多浪费以前吃的白饭啊,干脆就全家整整齐齐的一起去官窑挖煤挖铁矿,也算为国家强大尽了一份心力。 呵。这样子的话,看谁还敢摆着老祖宗规矩重要不能破坏的谱儿,一天到晚的瞎阻挠。 ※※※※※※※※※※※※※※※※※※※※ 更新o(* ̄︶ ̄*)o 感谢在2020-04-01 15:43:52~2020-04-02 13:38: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喵啊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