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第149节 (第3/3页)
大家有没有仔细去想过这件事情啊,很让人感慨啊,我特地打听过,陈牧的父母都是退伍军人,他们是响应了国家西北大开发的号召,在乡里变卖了自己的家底跑到我们这里来的,开了一家加油站,在这里勤勤恳恳的干了十多年……嗯,这里面的情怀啊、情操啊、精神啊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不管怎么看,他们的行为都是对国家、对我们的支持,而且他们的行为是有传承的,所以,小伙子在父母过世后,也辍学跑到我们这里来,经营起了父母留下的加油站。” 大家听着大领导的话儿,思索着话儿里面的意内容,会议室里非常安静。 大领导继续说:“陈牧的父母在这十多年间,一直和我们当地的百姓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也帮助过很多人,陈牧来了以后,不但继承了父母的加油站,同样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品德。他看到了当地百姓的贫困问题,自己办起了农家乐的项目,就我所知,农家乐项目赚到的大部分钱,他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其余的用来自费种树,说是要绿化荒漠。” “后来,他办起了林场,在xx林业公司的一位离职女研究员帮助下从无到有搞起了育苗的生意,最终的结果你们都是知道的……” “我一点也不掩饰的说,我个人是很欣赏陈牧这个小伙子的,他有头脑,有能力,更有社会责任心……我听巴河镇上的麻秋喜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育苗生意开始赚钱的时候,小伙子看到当地的孩子因为学校太远而不能上学,就主动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兴建学校,并亲自回到自己的大学母校找来支教老师,让当地的孩子们能够上学……这件事情非常打动我,让我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 大领导把陈牧所做过的事情一桩一件的当众说出来,虽然有些因果关系不太对头,可是至少在表面上看他所说的的确和事实相符,陈牧就是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当他把话儿说完以后,碰头会上的众人对事情都有了一个很清晰的判断,不再有什么质疑。 牧雅林业前三的名额,就此定下。 第345章 爆金币 下午的颁奖大会即将开始,所有人参加评选的人和那些得到邀请卡来旁观的人,都陆续进场。 袁成早早的来了,他手里有邀请卡,他就是想来亲眼看看陈牧被挤下前三时的脸色。 坐下来后,他又给王领导发了一条短信,询问碰头会的消息,可是这条短信依然和前面几条一样,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袁成想了想,又给王领导的秘书发了一条短信询问,王领导的秘书回复:“碰头会后,大领导要求所有人保密消息,直到颁奖大会结束,所以请你耐心等待结果吧。” 袁成有点无奈,只能把手机放下。 他感觉事情不对,虽然具体是哪儿不对他也说不出来,不过和他之前预想的不太一样。 过了一会儿后,陈牧跟着吴秘书也进入会场。 他们的座位比较靠前,有一块牌子标注着“牧雅林业”,非常清晰明了。 因为牧雅林业被质疑的事情,原本很多不知道牧雅林业的人都打听到了一点关于牧雅林业的信息,他们都对牧雅林业和牧雅林业的陈牧非常好奇。 要知道牧雅林业可是一个成立才不到半年的公司,这么一点时间就把公司的业务扩展到这么大,据说就卖梭梭苗这一项,已经占据了x市本地的大半边市场。 而且,业务还在不断扩大,将来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不过,最让他们感到好奇的是,牧雅林业的创办人陈牧据说和育苗这一行当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进入以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简直堪称奇迹。 要知道育苗和其他行业可不一样,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业务扩展还需要口碑的积攒,这种口碑积攒一般时间都很长,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 可是牧雅林业却完全走出一条类似“捷径”的路子,他们梭梭苗据说防风沙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得到市里的帮助推广,一下子就把市场和口碑做起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牧雅林场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原因,关键就在于树苗质量好,有技术。 “听说他们花五百万投建了一个研究院哩,五百万啊,啧啧,这手笔可真大,到底哪里来的富二代呀……” “好像他们从国外请回来了一位专家,看来他们和普通的育苗林场不一样……” “半年时间就能把市场坐起来,这市里多少应该有点关系吧,否则苗再好也不可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