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李斯,死! (第2/2页)
至少也要是炼虚期的修为。 天下炼虚期高手那都是有数的。 大家下意识猜测是赵国所为,毕竟两国还在开战,平原君赵胜以及名家公孙龙等人,都上了秦人的怀疑名单。 但也有人认为是韩国余孽所为,目的就是报复秦国。 正如前番秦墨当场杀死内史腾。 很多人甚至联想到去年越狱的韩非子,一下成了最大的嫌疑。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坊间突然出现一则流言,说李斯其实是秦国前丞相吕不韦派人所为。 理由也很充分。 李斯是在前去拜见吕不韦的路上被刺杀的,只有吕不韦能准确掌握李斯的行动路线以及出手时间。 但这其实很牵强。 毕竟,稍微了解情况的都知道,李斯每年都会在春风时出城。 关键还在流言后半部的诛心之语。 说, 吕不韦记恨李斯取他而代之,不甘心在终南山终老一生,更加不甘心,秦国一统天下的霸业没有他的参与。 故而设计杀死李斯,以期重登秦国相位。 因着吕不韦退隐不久,门生故吏仍旧遍布秦国政坛,仍旧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这一流言还很有市场。 一些心怀野心,兼且郁郁不得志的吕不韦门生,更是上奏王庭,请求秦王,请老师吕不韦再次出山主持大局。 朝野震动。 秦王政很快给出了回复,擢升尉缭为秦国新一任丞相。 于此同时,秦王政还展示雷霆手段,强势清洗吕不韦的所有门生故吏,撤职的撤职,下狱的下狱。 吕不韦一系几乎被连根拔起。 很多后知后觉之人,心中无不发毛,暗暗揣测,李斯刺杀一事的真正幕后主使者会不会就是秦王政本人? 目的就是要对付吕不韦。 只是这样的猜测,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说出口的。 ………… 咸阳,王宫。 幽深的大殿之内,秦王政端坐于王座之上。 大殿之下站着一人, 却是张仪。 作为秦国历史上有名的丞相之一,张仪师从鬼谷子,擅长合纵之术,同时擅长推衍之术。 前番安排商君在寿春城外伏击秦墨,便出自张仪手笔。 正所谓,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就此退出秦国朝廷,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 一应修行物资,仍旧由秦国王室供应。 相当于是秦国供奉。 “张真人,可有查到,李斯到底是被何人刺杀?”秦王政问。 他当然知道,那不是吕不韦所为,之前不过是借势除去吕不韦在朝中的残余势力。 那则流言,也是秦王指示赵高放出去的。 吕不韦, 永远都是秦王政心中的一根刺。 张仪道:“从现场留下的气息推衍,应当是秦墨所为。” “秦墨,怎么可能?”秦王政大吃一惊,“之前商君不是说,秦墨只有化神中期,应当没实力做成此事才对啊。”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张仪说。 秦王政目光冰冷,“秦墨此子,果然成了我秦国之患,定不能饶。能否劳烦真人推算一下,那秦墨现在藏在何处?” 像这等推衍,是极耗心神的。 尤其是涉及到秦墨这个层次的人物,更是要折损寿元。 正因为此, 之前秦王政都没好意思开口。 毕竟,张仪并非秦王政麾下之臣,而只是秦国供奉。 “算不出。”张仪摇头。 “为何?”秦王不解。 “关于秦墨种种,天机晦涩,似乎被谁遮掩了,无法推算。此番推算刺杀之事,也是因着现场留下了气息。”张仪说。 “这样吗?”秦王政目光悠悠,“到底是谁遮掩了天机?” 其实不用问, 秦王差不多也能猜到一二。 张仪本身已经是炼虚期,能遮蔽天机的,基本只有那几个大乘期大佬,一只手也能数的过来。 秦王政目光冰冷,喃喃说道:“道家、儒家,总有一天,本王要屠而灭之。这世间,本不该有这么多的宗门。” 张仪沉默不语。 ………… 随着秦国换相,李斯被杀的余波仍在继续。 山东各国除了关心刺客是谁,更加关心的是,秦国换相之后,会否改变之前的争霸方略。 毕竟那是李斯一手主导的。 现在换上尉缭,是改弦更张,重新部署调整,还是延续之前的方略? 秦王政的一番大清洗,固然是爽快了,但也加剧了秦国内部的动荡,牵连了很多无辜之人。 如此,间接影响到前线的战局。 在秦国再次遇挫之后,赵国还会更换大将军李牧吗? 一切都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