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我也想低调啊,可实力不允许~~ (第1/2页)
周世洪这次来,还有一件大事,“太上道院已经建好了。” “这么快?”秦墨大感诧异。 从太上道院获批,到眼下建成,前后也就一年多一点时间吧,不愧是基建狂魔,工程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 这可是在山中建房子。 “执柄者的意思,是想请你出山,担任太上道院山主,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周世洪道出来意。 “我吗?”秦墨有些意外。 他还以为,最多就一客卿呢。 “你也别太谦虚,放眼整个华夏,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山主人选了。”周世洪笑着说。 天枢刚成立时, 秦墨修为虽然也冠绝天下,到底只是元婴修士。 可是现在, 秦墨已经是炼虚期大佬,更是可以跟合体期刚正面的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已经跟仙人无异。 地位岂能同日而语? 廉贞星君之名,早已传之四海。 尤其在道门集体失声的情况下,太上道院山主人选,舍秦墨之外,换作任何一人来当,怕是都难以服众。 也挑不起华夏第一道院之名。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秦墨拱手。 对他而言,执掌太上道院不过是为华夏尽一份职责,并未想过要获取什么,本来也没什么可让他贪图的。 修士, 终归还是要有点家国大义的,不能过于自私。 “太好了!” 周世洪也很振奋,“第一批学员已经挑选完毕,定在9月1日举行开院暨开学典礼,你到时候可要来参加。” 嗯, 很有仪式感的一个日子… “我一定到。”秦墨笑着点头。 “那我就先走了,现实还有事情忙活。”周世洪也是个大忙人,洪荒、现实两头都要兼顾。 论大公无私,还在秦墨之上。 ………… 秦墨返回王城的第二天, 越国攻占巴蜀之地的消息,才在战国大陆全面传播开来。 无异于一场大地震。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最弱鸡的越国,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而且还成功地吞并了巴蜀之地。 镇守住了剑门关。 有消息说,甚至就连秦国武安君都被俘虏…… 对此, 各国反应也是不一。 宋国、鲁国当然还是继续打酱油,保持中立。 远在北方的燕国,以及东方的齐国,因为“事不关己”,暂时也都采取了观望姿态,坐等事态下一步的发展。 都没有急着表态。 南方的楚国却是既惊且慌。 惊讶的是越国表现出来的实力,恐慌的,自然是担心越国在吞并巴蜀之后,会不会调转枪头,转而攻取越国旧地。 到时, 楚国打还是不打? 从巴蜀一战可以窥出,越国军队绝不像表面那般不堪一击。 绝对是隐藏了实力的。 楚国很纠结…… 真正受此消息鼓舞的,怕只有正在跟秦国交战的魏国了。 过去一年半,面对秦国兵锋,曾经称霸诸侯的魏国,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连战连败,不断丢城失地。 处境极为堪忧。 秦国后院突然失火,对魏国而言,无异于一惊天喜讯。 最起码, 魏国可以趁此机会,在后方筹集更多的粮草物资、兵员,送往前线,稳住现有的战线,继续跟秦国耗下去。 以待战国大局生变。 至于说更长远的考量,魏国此时也已经顾不上了。 所有人, 都在等待秦国做出应对,是继续灭魏,还是转而伐越? 甚或是……撤军? 秦王政很快给出了答案——在魏国战场,以现有战线为分割,暂时休战,同时抽调三十万大军回国,镇守汉中。 显然, 秦王并未听从丞相尉缭的提议。 也不可能听。 且不说秦王本人接受不了,就是骄傲的老秦人,老世族们,以及那些急于立功授爵的秦军将士们,也都无法接受秦国不战而撤。 真要交出韩赵故地, 怕是立马就会在国内掀起一场大风波。 尉缭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 但论治政之经验老道,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秦王的决策,无疑向世人发出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那便是,秦国的争霸战略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由之前的主动进取,转为相对消极的防守。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一时间,山东各国是波云诡谲,暗潮涌动。 各国密探、使节来往密切,或是试探,或是结盟,或是调拨,似乎都在密谋着什么,都有着各自的算盘。 战国上空,阴云密布。 反倒是事件的主角之一的越国,显得非常平静。 这不仅是因着越国再没什么大的动作,而是山东各国似乎都有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