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神兵天降,烽火再起 (第1/2页)
公元前222年,8月4日。 一支由两百余艘大型战舰,千余艘中小型海船组成的超级舰队,正在海面急速前行,劈波斩浪。 旗舰楼船甲板上,秦墨迎风而立。 为了舰队航行安全,不被海中水族袭扰,秦墨顾不上闭关炼器,亲自坐镇,合体期的元神威压笼罩周边海域。 无有敢靠近者。 舰队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快一个月,船只自带的淡水、食物已经快要耗尽,这还是秦墨中途补给了一次。 华夏历史上, 怕还没有一次性携带六十万步军出征的水师舰队。 也就秦墨能办到, 正应了那句老话:“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 六十万人挤在船舱中吃喝拉撒,那画面,想想都挺美,排泄物流入海中,沿途水族早就避的远远的。 根本用不着秦墨出手。 举目远眺,海岸线已经遥遥在望。 秦墨召出紫霄剑,凌空飞渡,很快来到岸边,手掐法诀,开始施展法术,为舰队靠岸塑造一个临时停泊港口。 对炼虚期修士而言,这并不难办到。 尤其秦墨本命法器九天玄刹塔还镶嵌有五灵珠,五行加持之下,但见岸边海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裸露出砂石、淤泥。 大鱼小鱼,全数翻了肚皮。 秦墨并手一指,底部淤泥凭空升起,沿着海岸线,很快筑起一道道堤坝,可供船只临时停泊之用。 泥沙化而为石。 前后也就一刻钟的功夫,一座临时海港就建成了。 这便是修士的力量, 可改天换地。 ………… 舰队在贾诩指挥下,一艘艘有序靠岸。 早就憋疯了,忍受了一个月封闭空间、恶臭、晕船等各种折磨的南越军将士,就跟打了一场大仗一样,虚脱而兴奋地上岸。 好在经过数年磨砺,军纪早已渗入南越军将士骨髓之中。 就算是在这般恶劣的条件下,上岸之后,将士们仍旧可以做到有序集结,领到物资之后,在指定地点开始安营扎寨。 换做南越军刚成军时,怕早就暴动了。 “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秦墨看向李牧、贾诩二人。 “定不负王上所托!” 两人齐齐抱拳,皆神情振奋。 尤其是李牧,在他看来,大军能够顺利靠岸,此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不过就是随机应变。 “那就好。” 秦墨也不多言,身剑合一,化光而去。 “……” 李牧、贾诩面面相觑,没想到王上竟如此干脆。 说不管就真不管…… 事实上,秦墨并未真正远去,只是在大军营地外围山中寻了一地闭关打坐,随时关注大军动向。 未来一段时间,他还要负责为大军供给粮草物资呢。 又怎么可能真的走脱。 秦墨此举,只是向全军将士表明,李牧才是大军统帅,不欲遮蔽了李牧的光芒,让李牧行事束手束脚。 上哪找这么贴心的王去? 如果白桦在,一定会暗中吐槽,“什么贴心,根本就是偷懒!” ………… 是夜,中军大帐。 六十万大军可不是等闲,下了一天也才只卸下二十余万人。 趁着等待、休整的功夫,李牧以远征军统帅的身份,会同军师贾诩,召集六位军团长议事,决定接下来的行军计划。 帅座后方支起一张地图。 正是燕国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燕国主要城池、山川、河流、干道,甚至还有各地的兵力部署,非常之详尽。 不用说,此图是罗网密探所绘。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燕国情况,秦墨还特意派了三位精通测绘的玩家,加入罗网,一同绘制此图。 这应该是目前最精确的燕国地图了,怕是燕国王室的地图都比不上。 李牧指着地图,开始分配作战任务,“武织!” “末将在!”武织起身抱拳。 经过多年淬炼,南越军的九位军团长虽然都是蛮人出身,但都各有长进,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或许很难。 但要论稳健,武织绝对能排在前二之列。 “着你率领所部,担纲右路军,沿着灌水一路北上,直插蓟城以北的渔阳郡,然后再绕道,斜插进上谷郡。” “末将领命!” “记住,倘若驻扎在赵地的燕军东进增援,务必将其拦住。但是,倘若燕国大军往辽东方向撤离,则不必阻拦。”李牧特意叮嘱。 历史上, 秦将王翦率部灭燕时,燕王喜以及太子丹就曾率领公室逃往辽东。 那是燕国最后的避难之地。 李牧、贾诩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故意放开一个口子,给燕国公室留下一点希望,不使其做困兽之斗。 真要逃往辽东,不过是苟延残喘。 “末将明白!” 武织再次抱拳,意识到责任重大。 战场往往瞬息万变,他率领的第二军团又将脱离大部队,远离大本营,什么时候该狙击,什么时候该放行,就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