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72章 赵将括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赵将括母 (第2/2页)


  “先让他去吧,等他不行我再上!”
  就在赵国军臣还在任谁为帅而喋喋不休时,白起大军已经逼近长治。
  秦军必要报复,自在冯亭预料之中,早就派探马严密监视秦军动态。
  他无力抵抗三十万秦军,赵国又迟迟不见增援。
  为部下军民的生命考虑,他决定抓紧时间撤出上党,扶老携幼逃往赵国避难。
  这大概才是他为降赵国的真正原因吧?
  白起作战一向是长驱直入,但是征途多为山路,崎岖坎坷,三十万大军不能“飞速”,他便兵分三路:
  司马靳、张唐率五千轻骑为先锋;
  王龁率十万军仍然先取长治做为依托,再向赵国发动攻势,自己则率主力随后赶来。
  廉颇因为自己的兵力较少,原计划是坚守长治、阏与等山城,与秦军打持久战。
  可惜出兵过迟,失去时机,路遇冯亭后,知道长治已失。
  就让他带上上党军民赴赵,自己安排打一场遭遇战。
  冯亭垂泪道:
  “吾乃守土之臣,先归于赵,复失于秦,只为保这数万生灵。
  今将军已到,自当率部下随将军收复失地,以赎己罪。”
  便把撤退的任务交给副将陈光,自领万人留下参战。
  廉颇当然高兴,但又考虑冯亭是文职不善征战,就命令他:
  “君可在光狼城紧守粮草,待机出战。”
  能免去后顾之忧,抽出部队充实前线,对于他也很重要。
  秦军先锋司马靳率五千轻骑风驰电掣般一路砍杀而来。
  为了先声夺人,他没在长治停留,继续追赶冯亭。
  秦王把冯亭恨苦了,能生擒住送到咸阳,也是奇功一件。
  秦军沿途无阻,行军好似长途越野赛。
  众兵争先恐后,跑得轻松愉快,未免有失警惕,未提防尘烟起处廉颇的先锋赵茄迎头杀来。
  冲在前面的秦军收不住马,撞入赵军中,被人家毫不客气地全部斩杀。
  司马靳又惊又怒,急忙收拢部队排开阵势。
  赵茄也随后急驰而至,大家在战场上常见面算是熟人,也就不必再问尊姓大名来那套虚礼。
  你挺戈,我挥刀,一口气就战了三十余回合。
  论说司马靳年轻力胜,却是猝然临战;
  赵茄随廉颇已久,经验丰富、又有思想准备,气势上占了先机。
  司马靳几番拼命没打败赵茄,心里急躁,刀法渐乱;
  赵茄却是嘿嘿冷笑,手中戈劈扫勾刺越打越急。
  正在司马靳手忙脚乱之际,张唐赶到,与司马靳把赵茄夹在中间。
  二比一,占绝对优势,稳操胜算,二人好不高兴,边打边商量:
  “老家伙才一颗首级,咱俩不好分,别伤了和气,干脆一人割一只耳朵吧。”
  赵茄大怒:
  “这个坏小子!想拿我去报功?没门儿!老子临死也得把耳朵砍烂了,让你得不着。”
  眼看赵茄危险之极,突然后面喊声大震,一支人马打着“廉”字大旗杀了上来。
  司马靳不免心慌。
  一是怕自己这点儿轻骑敌不过人家主力,再则廉颇老儿厉害,闹不好会把自己的耳朵割去,未免后悔不该孤军深入。
  不想近身肉搏最忌分神,稍一恍惚,被赵茄看出破绽,一戈刺进肩头。
  张唐见势不妙,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赵茄这回来了精神,摘弓搭箭,大喝一声,正中张唐后背,张唐忍痛伏鞍而逃。
  所率秦军也被杀得七零八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