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改变战术 (第2/2页)
“出发”。 白起这次不得不再“强攻”。 而且也不再搞那些缓步进逼的“精神压力法”,一开始就是急风骤雨式的猛烈冲击。 但赵军营门正居路中,营前门窄道狭,仅容一卒一骑。 两边都是山坡,坡上随着山势还修了营墙式栅栏,无法展开大规模进攻。 只能在营门口前那较为平坦的道路实施攻击。 一夫当关,万人难过。 那时又没有迫击炮、高射炮,一百人冲锋要被打倒九十。 踏着同伴尸体冲到营门的那十个,仍不免被箭射中。 一连十几番攻击,秦军死伤累累,赵营岿然不动。 白起红着眼睛转了一圈,用剑一指山坡: “只要能接近赵营的地方全都上!” 白起下的都是死命令。 尽管地形非常不利,尽管敌方箭飞如雨,却阻挡不住秦军那如惊涛拍岸地强烈攻势: 前边的倒下去、滚下来,后继部队踏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向前冲。 冲过山石,冲过沟壑、冲过死亡,冲上营墙、跃入营内…… 拼命的时候到了! 廉颇瞪起眼,须发俱张,舞起大刀喊一声: 杀!便冲入敌丛。 将士们也随着扑向蜂拥而至的秦军…… 当时使用的冷兵器,决定了肉搏这种战斗形式的残酷性。 两军交战,便是面对面的你刺我砍,刀光剑影中,骨断肉飞。 谁都不免血染征袍,有敌人的血,也有自己的血。 在那无情的杀声催逼下,只有流尽最后一滴血,才算完成自己的使命! 白起是百战百胜的英雄,廉颇肩负着赵国的安危。 白起的攻势越来越凌厉; 廉颇的抵抗始终那么顽强,把进犯的敌人一批又一批的歼灭在自己的脚下。 他像一尊石雕,屹立于国门! 有这么一个寓言: 一条著名的猎犬追赶一只狡猾的兔子。 几经回旋,奔突角逐,双方都用尽了力气和招数,最后还是被兔子逃掉。 主人很不满地责问猎犬: “以您的体力和能力,不应该捉不住它吧?” 猎犬叹口气: “坦率地说,我俩差不多,或许我更强些。 但我只是为了吃口肉,而它却是为了活命啊!” 并非白起无能,秦军的勇悍也是世界一流。 而赵军顽强战斗的精神,就是建立在保家卫国、让妻儿老小活下去的基础上,所以他们更拼命。 天黑了,秦军回去休息; 赵军匆匆吃过晚饭,又连夜增修工事。 第二天秦军再度发起进攻时,赵营的墙高,沟深几乎增加了一倍。 还用大木搭起高台,上面布满弓箭手,不等秦军逼近就被射倒一半…… 第三天,第四天…… 赵军的营寨越来越高大,越牢固; 秦军的死伤也越来越惨重。 几天的功夫,白起损失了近万人,却也没能前进一步。 以前失利可以归咎于王龁不肯配合,现在呢? 难道可以说是廉颇“太狡猾”吗? 不过,白起虽然心急如焚,却不蛮干到底。 他不能不承认廉颇选择的地势优越。 再加上工事坚固、抵抗力顽强,自己一味强攻,损失巨大,耗费时间,却没效果。 真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不能再做下去了,应该想办法把廉颇引出营外。 在较开阔的地方通过野战把他消灭。 王稽献上一计: 激他恼怒,出来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