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84章 无力回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无力回天 (第2/2页)

渐渐地已能望到,帅旗上绣的字越来越清晰,显然一个斗大的“赵”字。
  飞扬的尘埃中隐现着全副武装的前锋。
  随着地势开阔,纵队突然变成方阵,一步步向大营压下、压下……
  营门开了,却没全开,仅容一车一骑;
  廉颇也没有列队出迎,而且营墙上突然布满士兵,个个枪握紧、刀出鞘、箭在弦,虎视眈眈,如临大敌。
  赵括的汗直往下淌:
  廉颇真的要反?
  急忙一挥手,他的部队寂然而止。
  赵括正在考虑对策,忽然营中出来一个传令官大叫:
  “廉将军请赵将军入营!”
  赵括却还是一动不动,他不能不疑虑:
  廉颇要是在营中设下埋伏怎么办?
  但不能露出胆怯,便厉声喝道:
  “请廉将军出营相迎!”
  廉颇一听就明白了:
  赵括是怕自己对他不利。
  便全身披挂亲自迎到车前,拱手致礼:
  “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赵将军请。”
  不论资历、年龄,赵括也是晚辈,人家没交印之前仍是全军统帅。
  竟然这么谦恭,就是有埋伏赵括也不得不随之入营了。
  但营门开得只容一车一骑,那整齐的方阵编队只得变为单行还得便步走,哪里还能显现威凛风采?
  营内除夹道而列的士兵外,更没有期待中的隆重欢迎,把他的鼻子都气歪了:
  这是瞧不起我呀!
  然而,在没接到帅印之前,还得说是“在人屋檐下”,就不得不忍受人家的安排。
  进入大帐,先宣读了赵王的圣旨,再捧出兵符请廉颇合验……
  一切手续完备无缺,廉颇毫不迟疑地立即擂鼓升帐。
  面对全军将士交出帅印令箭,然后下达最后一道命令,摆酒为赵括接风洗尘。
  同时也是对他告别军营的“最后晚餐”。
  办完交接手续,赵括就成为军中的实际主人,可以一吐闷在心中的那口恶气了:
  “在下才疏学浅,蒙大王及相国错爱,被派来与老将军代劳,全是好意,还请将军不要误会。”
  廉颇掀髯而笑:
  “廉颇老迈无能,正该让位与英才展翅驱敌立功,老夫求之不得,何言误会?
  倒是将军对老夫有误会吧!”
  赵括的脸上骤然变成冷笑:
  “既是求之不得,为何在下一迈辕门便严阵以待?
  亏得本帅见过世面,若来个胆小的,岂不被您吓回去了?”
  廉颇望着他的目光中忽然闪现出一丝悲悯,吸了一口气:
  “果然是将军误会了。
  易将之际难免人心浮动,何况又是大敌当前。
  命令部队处于临战状态,既可使将士精神集中,不乱猜想;
  同时也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并非老夫故意慢待将军也!”
  这些道理,赵括也并非不懂,只是没有顺合之意才疑为别有用心。
  廉颇的解释完全合乎“兵法”,赵括也就无法继续挑剔。
  廉颇归心似箭,更不顾与他争论辩解,自己的东西早已收拾妥当,三杯酒后即辞别上路。
  李兴与众将士垂泪相送,却被廉颇大声喝回。
  遗憾的是,尽管廉颇日夜不停地赶路,回到邯郸时,等待他的,已只是蔺相如那不瞑的双眼。
  生死争斗几十年也没流过一滴泪的廉颇,大嚎了一声便昏倒在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