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章 拼命突围 (第2/2页)
挺长枪冲在最前,付豹、王容、负董紧紧跟随,冯亭、苏射殿后。 白起已经料到赵军会做最后的挣扎,而且也只有经过这最后的挣扎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所以早就给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 赵括率领敢死队乘夜悄悄接近山口后,发一声喊,骠马挺枪杀了上去。 却没有遇到抵抗,心中大喜,一口气冲出几十丈。 不料一阵梆子响,箭如飞蝗,把路封住。 身后只跟了几百人,后面的虽然还在拼命往外冲,却都被射倒。 刹那间尸积如山,把路都堵住了,再也走不出一个。 赵括回头一看知道不好,也不顾别人,拍马就跑。 可惜已经晚了,只见层层火把从四面八方密密麻麻地围上来。 火光中白起一手提戈,一手掀髯,哈哈大笑: “赵括小儿,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赵括也不答话,挺枪便刺,却被一阵箭雨射回。 朝四外望望,也没有藏身的地方。 一支支火把投向他的身边亮如白昼,白起又是一声大喝: “不降即死,速做了断!” 赵括逃生的欲望虽然很强烈。 但在已经无路可逃、死到临头的情况下,做为一个武将,自幼受到的教育,终于使将门虎种的热血在胸膛沸腾起来。 他不再想逃命了,挂枪于鞍,摘弓搭箭,朝各方射去。 果然武艺高强,箭无虚发,弓弦响后,总有敌人应声落马…… 白起本想抓活的,后来见赵括只有拼命的心,毫无投降之意。 只得挥手下令,一阵箭雨,把赵括射得身如刺猬。 但他仍坚持着把自己的箭射尽,才大叫一声: “吾乃自取丧亡也!” 拔剑自刎。 总算“英雄”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军事上,赵括算是一位最无能的将军。 但因他而留下的“胶柱鼓瑟”和“纸上谈兵”这两句成语,对后人却很有以为鉴戒的价值。 彭虎和李同也在这冲出路口的几百人中。 尽管在感情上对赵括有怨有恨,但在赵括被白起逼得处境危险时,仍然赶过去救援。 与阻拦的秦军战成一团。 两人都很勇猛,可惜数量上相差太大,对方又是骑兵,马上步下更加吃亏。 战不多时,付豹、王容等人就被杀得七零八落、遍地横尸。 忽见赵括落马,彭虎一连击退几个秦军杀出一条血路扑了过去。 刚要低身去扶,一支长矛已从他的后背直刺进去,他却仍紧抱住赵括。 大概两个人都未曾想到,最后竟是如此紧密地在一起。 另一支矛也刺向几乎同时赶到的李同。 不料他的反应快,一侧身就使那支矛刺空。 随手抓住矛杆用力一拽,人小力大,竟把那秦军拽下马来,反倒被李同一矛刺死; 同时另一秦军放马挥刀斜劈李同。 李同想拔出矛抵挡已来不及了,下意识地扬起右手,只听嚓地一声,手臂被削成两段。 李同左手已把矛拔出,忍着疼刺向那砍他的秦军。 又一骑飞来,朝他抡刀砍下,白起看在眼里忙喊: “不要杀他!” 恰在此时李同失血过多,也昏倒在地。 那刀呼地从他头上挥过,才捡了一条小命。 两个卫士过来先给他止住血,再按白起的命令抬回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