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毛遂自荐 (第2/2页)
的姐夫,但还需按国礼参拜。 魏安釐王对平原君礼貌周到,却不热情,公事公办地接了国书,又淡漠地问候一番便吩咐: “旅途劳累,休息去吧,援助之事,请容商议后再回答。” 平原君到魏来,都是下榻于信陵府。 信陵君虽然年轻,但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名气。 对事物的认识也大胆新鲜,待人热情豪迈。 “尚侠义而不鲁莽”让人乐于接近。 与当国王的哥哥无论是性格还是气质,都大不一样。 这次求援不会顺利,还需要他鼎力相助。 对平原君的来访,信陵君果然非常热情。 不但吃、住招待周到,而且对赵国也很关心,两人一见面就谈个没完。 谈到赵国处境,公子的态度坦率: “姐夫,恕我妄言,你们君臣太不慎重了。 援韩、接收上党,从赵国的长远利益看,做的都没错,问题出在: 第一,你们顾利而忘害,从秦的手里截取胜利果实肯定会遭到疯狂报复,这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但你们做了什么准备? 甚至在秦军已经出了函谷关,你们也只是想通过给冯亭等人封官进爵来买动他们拼命坚守。 自己则在家中只是乱哄哄地空发议论。 既不加强防务,又迟迟不发援军,以至上党陷落、冯亭撤出,你们已失先机,以后处处被动。 第二,廉颇老将,忠勇坚贞,经验丰富,历朝依为长城。 只是性格粗莽,坦率直陈,不那么善解人意; 孝成王年轻,对他有偏见,你不了解廉颇? 按常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们却频频遥控指挥,不顺从你们的心意就要撤换,全不顾临敌换将,乃兵家大忌。 非万不得已,绝不可轻率而为之。 而且起用的还是徒有其表的赵括,对许多有道理的反对意见塞耳拒听,甚至不惜气死蔺相如; 更可笑的是你们换将的主要依据竟是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 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形势,依个人的好恶情感来任用将领; 糊里糊涂地接受敌人的指挥,哪一项犯的不是‘轻军’之罪? 且不论赵括的失误,从你和赵王就已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必败命运。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 以目前实力而论,六国中任何一国都难以同秦进行决战性的对抗。 但合六国之军以制秦则绰绰有余。 所以在你们决定投入战争前,就应与各国取得联系。 那时你们的实力还很强,各国出于对你们的重视,就有可能同意组成统一战线。 有个轻重缓急,而能够得到支援。 就如赵括被困长平后,你们自己拿不出兵力,但齐楚韩魏若能发军,长平之围立解。 甚至白起等人会面临被歼的命运。 何至演出那一幕惨剧? 可惜你们看到上党之利,就像狗叨着骨头躲到一边想吃独食。 等到军丧国危的时候,才失魂落魄地奔波求援。 此时再举‘合纵’之旗,与战前相比,会增多大难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