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218章 夜袭王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夜袭王稽 (第1/2页)

由于廉颇不打算分散兵力,所以王稽的部队进入赵境后并没有遇到拦阻。
  这给王稽造成一个错觉,认为赵国已没有抵抗能力,心中非常高兴。
  怀着“捡了个大便宜”的心情,命令部队排列整齐以“正步走”的姿态一直开到邯郸城下。
  见吊桥拽起,城门紧闭,不让他顺利地举行“入城式”,心里很不高兴。
  就又让将士们排成横列面对城头挥舞旗帜,齐举刀枪,高声大喊:
  “邯郸军民听真!
  我家大王已发兵百万前来踏平尔等,如公开投降,可免一死,若必等城破时鸡犬不留!”
  “投降吧!保证优待俘虏,王将军心慈,不像白起那么狠毒!”
  “你们已经别无选择,只剩下这唯一的活路!”
  王稽不愧为范雎的朋友,也会拨动政治攻势打心理战。
  十万军士扯开陕西人那粗犷的嗓子果然喊声如雷。
  与刀枪林立,旗帜如海的外景相配合,确实能产生声势逼人的立体效果。
  对于一般人来说还真具有令人胆寒的威慑作用。
  可惜,久经战火锻炼的赵国人,见过的世面太多了。
  只站在城堞后,似在悠闲地欣赏一场闹剧,对表演的内容则无动于衷。
  直到看够了,廉颇才大喊一声:
  “回去吧,明儿见!”
  王稽折腾了半天,没产生任何效果,自己却又累又饿,只得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给他们留点儿时间去考虑吧。”
  下令停止表演,就地扎营,吃饭休息。
  范雎也知道王稽不谙战事,派郑安平辅佐,见他要就地扎营急忙劝阻:
  “离城太近,要防敌偷袭。”
  王稽却不以为然:
  “今天的喊话足以吓破赵之胆,个个都得回去换洗尿湿了的裤子,还敢来劫营?”
  郑安平咳了一声:
  “廉颇不是那么好吓唬的,我在魏时就听说他能攻善守,为三晋诸将之冠。
  真刀真枪的对阵都不在乎,能怕你喊话?”
  王稽撇撇嘴:
  “瞎咋呼吧!连赵人自己都说他老迈无能才让赵括顶下来了,有多大能耐?”
  郑安平仍然坚持:
  “不管他有能无能,薄敌而营乃兵家所忌。”
  好在行前范雎一再嘱咐,一定要尊重郑安平的意见。
  王稽知道人家是铁哥们,关系密切,不得不听,只得后撤十里,一边走还一边叨咕:
  “忙了一天,累死,饿透了,还不让早歇会儿!
  我就不信廉颇敢出来!”
  驻下后,王稽喝足酒,吃饱饭,睡觉去了。
  巡逻放哨、传发“口令”一切诸事一概不管,郑安平知道他不太明白,只得自己去办理。
  其实郑安平也不是职业军人。
  但谨慎仔细、性格豪爽,又能虚心向内行请教,总算把“关门”几件事一一布置完毕。
  已近半夜,还不放心,再亲自巡视一番,这才回去休息。
  按说郑安平的安排完全达到了步兵《全典》上的要求。
  但与廉颇对抗,他就未免“嫩”点儿了,就是安上铜墙铁壁,廉颇也总能进去。
  廉颇从一开始就密切地注视秦军的动态,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秦军对丧败之国先耀武扬威地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