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悼念亡灵 (第1/2页)
在数十万人的夹道欢迎中,信陵君率领凯旋的将士们,徐徐前进,在战车上不断拱手致意: 谢谢!谢谢!谢谢父老乡亲们对无忌的厚爱! 入城式极其隆重,在邯郸也曾经历过这种场面,但那毕竟是异国。 而今天,则是在家中,被亲人们接待,温暖的亲情沁人心肺、激荡全身,信陵君不禁泪流满面。 望着威武飒爽、步伐整齐的凯旋大军,不但百姓们高兴得失声痛哭,连安釐王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多少年来,每次与秦作战都是伤亡惨重,大败逃回。 以至被迫奴颜婢膝、割地赔款,向人家献媚求欢、受尽屈辱; 而今天,却是以魏人为主帅的联军,把秦人逼得龟缩在函谷关内不敢东出一步。 同时还收回了大片土地! 安釐王不能不承认,信陵君坚持以“合纵”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 自己的弟弟,小无忌已成长为盖世英豪、魏国的擎天栋梁! 一切疑忌、忧虑都被此时的激情荡涤到天边云外,只有亲弟弟,才是自己和魏国最可靠的保障。 就在这一刻,他已做出决定: 把魏国的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信陵君。 他也相信,弟弟一定能把魏国治理强盛,再现当年文侯时代的光辉! 在举国欢庆声中,却有两个人心情阴郁,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一个是辛垣衍,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 但他无法与信陵君同殿为臣,所以提前借病辞职回家;另一位是须贾。 因为放走范雎,他对信陵君恨之入骨。 十年里向安釐王进了无数谗言,促使“兄弟失和”也起了重要作用。 现在人家哥俩又成为“亲兄弟”啦,还能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 信陵君回来后,他就如待宰的猪羊,整天忧心忡忡。 别看信陵君消息灵通、明察秋毫,却还真不知道辛垣衍的真实身份。 只知他属于“亲秦派”。 对须贾这种小人,就更不能眦怨必报地斤斤计较了。 而且,回来后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根本顾不上这些鸡毛蒜皮。 拜谒太庙、告慰宗祖,完成一大系列正式仪式后,他先去祭奠如姬夫人和如烟儿。 “窃符”是取得“邯郸大胜”的重要前提。 没有这次胜利,自己早就无葬身之地,安有今日? 饮水思源,他必须来向这二位女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然后他又来到晋鄙墓前。 晋鄙是因为不肯交出军队支持救赵而被自己杀掉的。 但老将军是为了国家,忠于职守,以致成为“夺军”的牺牲品。 人死不能复生,除了厚恤家属外,他还得来向老朋友致以歉意。 侯嬴就更要看望了。 他知道老先生不喜欢张扬,所以没有给他大修陵墓,仍保持着当年一抔黄土的风貌; 只在坟前重立了一块石碑,亲自题上“东门隐士侯嬴之墓”,下写“无忌敬立”; 并在四角栽上松树,没有更多的喧嚣,却可以从简陋的肃穆中感受到先生的高风亮节。 他知道老先生也不喜欢哭哭啼啼,何况此辈中人把“死”视为“暂别”,日后总要“再见”; 又何必如俗人嚎啕踊拜、涕泪交流地做儿女之态呢? 但是,他终不能从眼前抹去出征前的那壮烈一幕: “公子,吾老矣,看着你们去奋勇杀敌,真羡慕啊! 可惜此身已不能驰骋于沙场了,请让我用一腔热血来激励你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