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1/3页)
李二陛下一边感慨父亲偏疼幺儿,一边含着泪,把柿饼吃到了嘴里。还别说,这东西挺好吃的,工作疲劳时,吃点小零食享受啊。 正当他吃得欢乐的时候,有小太监报秘书监魏征有事禀报。 “那就让他进来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吃到了甜食的皇帝心情不错,愿意赏魏征两个柿饼。这位魏大人看着熟悉的柿饼,额上的青筋突突的,心里的火气又冒上来了。偏他要装作感谢圣上恩典的样子,挤出个笑脸出来,太难受了。 何为啊? 还不是滕王给小五寄柿饼,还附带了一封信件。老父亲魏征毫不客气地拆了女儿的信,看了,哟,这小子还学人写诗呢。 只见信笺上写了一首描写《深秋有感》,有言如此: 未晚林间映斜阳, 树影寥落鸦雀鸣。 有果挂枝红似火, 饼甜味美柿中得。 魏征轻声朗诵了一遍,一脸鄙夷:“什么狗屁诗儿,都不押韵。”但他再看两眼时,发现不对劲了。 他眉头一皱,再念了一回:“未、树、有、饼?” 魏、叔、有、病? “好哇,这小子写藏头诗,倒会转弯抹角地骂人了!”魏征气得饭都吃不下了,可那狗日的滕王还在信里写什么葱油面有如何如何酱香味浓,柿子烙饼又香又脆,看得他又馋又气。 刚到滕州的大胃不由得后背一凉,鼻子一痒,打了一个大喷嚏:“阿……嚏,阿嚏……” 奇怪了,明明穿得挺保暖的,为什么他就是想打喷嚏呢? 他摸了摸脑瓜,想起阿娘说的歪理,不由得自恋一笑:“是谁在暗恋我?莫不是小五在叨唠我吧。” 不,不是小五。 是小五他爹在惦记着您呢。 第124章 且说萧依依一家带着大包小包, 经过多日的舟车劳顿, 终于到了滕州了。 滕州算是后世的说法,放在唐朝这儿,它还是个县,名唤滕县。滕县属河南道徐州, 小小的县城面积并不算太大, 而且附近山林丘陵众多, 百姓们开垦出来的平地很少, 农业也不太发达。滕县的附近就是京杭大运河, 水系资源非常发达。 换句话来说,发大水的时候很可能就把地给淹了。 对比起李二分封给亲儿子李泰二十二个州,李恪的八个州, 大胃只有一个县,这块地方小得跟打发要饭的。 还让王爷靠着这片土地的税收吃饭? 穷得都榨不出油水来了。 天知道皇帝存了什么心,要是大胃真是个传统的古代王爷, 说不定都气得揭竿起义了。不过这个娃儿如今有爸妈带着, 倒不觉得日子难过。这个县的县令听说滕王要来,早就派人收拾出一处最大的园子, 依山傍水的,风景极美。 在园子的旁边,县令李文聪还圈了一块地, 领着民夫建了两层高的小楼,提笔写道“滕王阁”。 终于,在李文聪的翘首以盼中, 滕县终于迎来了它的最高长官——滕王。 滕王不但可以插手行政权,还可以享用县里的赋税,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可谓是土皇帝一样了。县令不知道的是,这会儿不仅有滕王来了,连太上皇也来了。 远远地看着四匹马的马车风尘仆仆地赶到城里,县令预料到就是从长安来人了。有兵卒验过文书,李文聪领着手下的幕僚和小吏们纳头便拜,高呼着:“滕县县令李文聪参加滕王,吾王福寿康泰,万事如意!” “平身。” 马车里传出了一把中年男人的声音,叫李文聪吓了一跳。按理说滕王今年虚岁才十岁,不应当是这样的说话调调啊。 莫非皇室里有其他的王爷跟着来了? 一个滕王已经把他压得要死,再来多几个,岂不是叫他喘不过气来? 就在李文聪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侍卫服侍着马车上的人下来了。最先下来的是一个大约五十岁的男人,保养得不错,脸上的皱纹不多,看着是个儒雅的帅大叔。紧接着。这个大叔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