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风雨同治(03) (第2/4页)
太后看来,‘借师助剿’的事情利大于弊,大清上国余威犹在,借助列强兵力使清兵更进一步熟悉洋枪洋炮、洋式练兵的作用、威力巩固大清统治有何不可。 只是慈安率先开口,维护胡闹的皇帝,作为要低慈安太后一等的圣母皇太后,即使呕得心慌,也只得跟着一起维护小皇帝的脸面。毕竟那个胡闹的熊孩子,是她生的啊! ——是她生的。 慈禧太后暗地里磨了磨牙,明面上却是笑靥如花。她顿了顿,接着道:“诸卿可还有要事奏禀?” ‘借师助剿’算是以小皇帝、两宫太后表态反对后,正式落下帷幕。随后兵部尚书麟魁出列奏明从兵部尚书改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的曾国藩上书其幕僚李鸿章练成淮军。 这又是季言之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所以季言之又插嘴了,而且是用异常欢愉的语调问李鸿章长得帅不帅,有没有比他更具有男子气概。哎,怎么这么一说,他真的很想见上李鸿章一面呢! 季言之是真的想见见李鸿章,毕竟李鸿章有大清最后的糊纸匠之称,也是他要倚重的重臣之一,提前见见也是好的。 虽然他目前只有五岁半,年龄太小却是一国之君,还有两座垂帘听政的大山,这是劣势,而且还是只能随着年龄增长才能够逐渐消除的劣势。 季言之深沉的叹了一口气,托腮用小奶音很深沉的道:“就算李鸿章长得再怎么好看,朕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崽崽,对吧!” 满朝文武再一次的:“……”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不约而同的抚额,随即注意到她们都做了相同的动作,身子不免同时一僵。 别看她们俩平时都是姐姐长妹妹短的,但实际上没少争锋相对过。咸丰帝还在时争宠爱,原主爱新觉罗·载淳出生后,又争原主爱新觉罗·载淳的抚养权,争爱新觉罗·载淳对谁更有舐犊之情。 而这一回,还算是她们来回的思维动作一起同步,虽然两人都有点儿…… 不过都是心机深沉之辈,慈禧太后的心思到底要比慈安太后要深沉得多,因此率先回过神,用无可奈何外加疼爱的眼神看着季言之,慈祥满满的道:“你啊,一团孩子气,看来还是要多找一些学问好的学士为帝师。” 慈安太后:“慈禧妹妹说得及是。” 慈禧微微一笑,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这事儿是私事家事,不好拿到朝党上来说,朝堂之上当然还是得谈国事。” 小皇帝季言之煞有其事在旁点头:“对哒,咱们接着来谈国事嘛。朕听得心情可开心了。” 满朝文武:“……” 两宫太后:“……” 得,为了小皇帝听得‘心情开心’,早朝的时间不得不往后延迟了一个时辰左右。 好在小皇帝熊归熊但心还是善良的。退朝之时,就吩咐御膳房的人给够资格上早朝,以及殿外候着的官员每人送了一盒糕点,然后小短手背于后,十分淡定的接受了满朝文武百官‘多谢万岁爷赏赐’的跪安,率先迈着小jiojio飞快的窜出金銮殿。那样子活像陪着他坐在一起的‘左右护法’会吃人,晚了一步就会被吃掉似的。 慈安太后:“……慈禧妹妹,皇帝可真是和从前一样开朗又活泼,想必是先帝爷去世的阴影终于过去,以后啊,慈禧妹妹你也不必再为了皇帝夜夜忧愁。” 慈禧太后眉心一跳,却是回了慈安一抹似笑非笑,便率先起身,在群臣躬腰不敢直视的情况下,施施然的走出金銮殿,坐着凤撵浩浩荡荡的回了储秀宫。 慈安太后随后也回了长春宫。过了一周,两位太后才分别从各自的宫殿搬去了慈宁宫比邻而居。 毕竟季言之都说出了再不搬就让咸丰帝夜半扒窗户的话了,而她们又在登基大典后的设宴群臣上公开表态了,都是要面子的一国之母,不搬不行啊。 又后一周,季言之拜师翁同龢。 鉴于翁同龢这家伙大事优柔寡断,小事举棋不定,接连坑了同治、光绪的尿性,季言之表示:“一个师傅不够,朕要两个,不不不,要三个。” 等边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态,单独只拜翁同龢为帝师的话,只怕他会膨胀,像真正的历史上一样,打着为他好敬忠报国的名义像坑同治光绪的那样坑他。所以帝师嘛,还是得多多益善才好。 而面对目前还是熊孩子一个的小皇帝,不管是嫡母慈安太后还是生母慈禧太后,目前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满足他提出的要求。 帝师拜一还是拜二拜三,其实都是小事。而且相较于慈禧太后不知出何目的对于翁同龢